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科醫師
懷胎9個多月後,愈接近生產的時候,媽媽們一定愈擔心,事實上,透過專業醫師或護理師的說明及了解,能讓生產更順利。而此時身體也正準備哺乳,要攝取哪些營養幫助哺育寶寶?
懷孕後期9個多月後,終於等到要迎接新生命的時刻了,媽媽們一定很擔心生產過程會遇到什麼狀況,雖然每個媽媽的生產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,不過還是有些相同的生產過程,本篇就為您介紹懷孕後期產兆、產程及注意事項,讓生產更順利。
懷孕20週後,有些孕婦會經歷不規律的子宮收縮,俗稱假性宮縮(Braxton Hicks contractions,學名為布雷希氏宮縮)。子宮收縮雖然不會痛,但是卻會讓人很不舒服,如果子宮收縮變得很規律、很痛,就代表快要生了。此外,孕婦也可以注意生產前的徵兆,例如子宮變得更沉更重,或是有落紅的現象,也就是血液混合黏液並從陰道流出。
準媽咪在歷經了辛苦的懷孕週期後,即將迎來生產過程,這是每位媽咪既興奮又忐忑的時刻,提醒媽咪們,3大產程是普遍來說會歷經的階段,不過生產中若遇任何的狀況,都可以緊急剖腹生產,如果有任何問題,可以和您的醫師討論,不需要特別擔心。
第1產程: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
第1產程又分成潛伏期和活動期,潛伏期的時間最長,但也是整個生產過程最輕鬆的一段,子宮頸變薄、收縮、擴張到3或4公分,但這段時間短則幾小時,長則可以到幾天,甚至有人會到幾星期。宮縮期間一下規律一下不規律,疼痛的程度也會由輕到重,加上孕婦的體質不同,有的孕婦可能還會背痛或是抽筋。而到了活動期,子宮會再擴張到7公分以上。
第2產程: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出生
第1產程後會有一段過渡產期,這段時間的陣痛時間會延長,每1~3分鐘陣痛1次,每次持續60~90秒。宮縮期間媽媽要保持放鬆,多休息,等到子宮頸擴張到10公分,就是子宮頸全開,看到寶寶的頭,才會抬到產檯上。
第3產程:從胎兒出生到胎盤排出體外
寶寶出生後,宮縮會幫助胎盤排出體外,然後再縫合會陰,結束整個自然產的產程,之後留在產後恢復室觀察1~2小時,確定一切安好再送回病房。
除了自然產,下列狀況也有可能需要剖腹產:
以上這些情形,醫師都可能會幫孕婦進行剖腹。
而有的孕婦也可能擔心生產過程的疼痛,或是因為親友的建議及影響,也會選擇自費剖腹產。
懷孕期間的適度運動是重要的,懷孕中期可以進行「骨盆底肌運動」,幫助訓練肌肉收放自如,在生產時會比較放鬆,部分文獻表示懷孕後期進行「骨盆底肌運動」會有宮縮的問題,準媽咪們可以依自己的狀況與醫師討論。「爬樓梯」跟「大腿伸展運動」可以放鬆骨盆增加活動度,有助生產。
母乳永遠是小寶貝最棒的營養來源。母乳除了提供寶寶熱量及成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外,許多媽媽不知道母乳中含有許多益菌,能幫助寶寶養成母乳活性力。 天然存在於母乳中的眾多益菌裏,發酵乳酸桿菌(Lactobacillus fermentum),是母乳中豐富的益菌之一。LC40TM為一種存在於母乳中的發酵乳酸桿菌,能幫助改變菌叢生態、調整體質進而幫助媽媽養成母乳活性力,持續哺育寶寶。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late-pregnancy/fetal_weight_guidelines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late-pregnancy/about-malposition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late-pregnancy/about_contraction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late-pregnancy/late_pregnancy_qa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late-pregnancy/symptoms_of_late_pregnancy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babysbag-2
https://www.wyethnutrition.com.tw/babysbag-1
惠氏營養品全力支持母乳餵哺,並在可行情況下長時間持續母乳餵哺。因應嬰兒的成長及發展所需不同,媽媽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引入輔助食品並繼續母乳餵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