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頭型

寶寶頭型怎麼顧?趴睡側睡哪個好?5個方法養出寶寶好頭型!

本文分享5個小撇步教你顧出寶寶漂亮頭型!由於 3-6 個月寶寶頭型還很軟,容易塑形,因此新手爸媽應適時讓寶寶平躺、側睡交替,並養成隨時替寶寶轉動頭部、換邊說話等改變寶寶睡姿好習慣,幫助養出寶寶漂亮頭型。

1 分鐘閱讀

每個爸媽都希望寶寶有個金圓頭,而寶寶每天至少有 15 小時在睡覺,因此很多媽咪都想透過調整睡姿,讓寶寶「睡出好頭型」、也避免寶寶頭型睡扁。

以下我們就要跟各位分享關於寶寶頭型小知識,還有如何幫助寶寶睡出好頭型的方法,以及重要的注意事項!

 

寶寶頭型塑造的黃金時間:6 個月內是最佳矯正時間

新生的頭骨(顱骨)是由 5 片尚未閉合的頭蓋骨所組成,這些骨頭柔軟且有伸縮性,有助於嬰兒通過狹窄的產道。同時這些顱骨之間的銜接處,有時也會產生重疊,因此從嬰兒頭部外面摸起來會有點凹凸不平。

因此,如果寶寶剛出生頭型有嚴重的歪斜,在剛出生六個月內是最佳的矯正時間;而如果在這六個月內沒有維持好頭型,也可能造成寶寶後續的頭型歪斜。

因為一歲以後的頭蓋骨大致已硬化,此時要矯正難度會很困難,因此建議父母需要把握寶寶前 6 個月的黃金時間。此外,如果寶寶的頭型外觀上真的有非常嚴重的問題,請父母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評估與診斷,並進行專業的治療。

 

寶寶睡覺兩個大忌:不要用枕頭、不要趴睡

  • 不要用任何枕頭:

    由於許多父母由於求好心切,希望寶寶頭型可以渾圓漂亮,因此會利用市售的一些「嬰兒枕」來幫助寶寶睡出好頭型。然而,這些枕頭對於寶寶非常非常的危險,在寶寶兩歲之前都不應該使用任何的枕頭給寶寶。

    因為寶寶的脖子幾乎沒有支撐力,所以如果不小心陷到枕頭或被子裡,寶寶無法抬頭、翻身,很容易導致窒息。而寶寶的脊柱比較直,即使平躺著睡也不會感到不適,所以不需要替寶寶準備枕頭也沒問題。

    此外,也不建議寶寶使用棉被等物品(可以用穿著一件式或睡袋型嬰兒睡衣取代),這些都會容易導致寶寶窒息,嬰兒床上應該盡可能把物品都淨空,以免發生憾事。

    相關連結:《國民健康署:堅守「寶寶安全睡眠環境5守則」讓嬰兒遠離猝死危機》

  • 不要趴睡:

    由於趴睡不會擠壓到寶寶的頭型,因此有些爸媽會透過寶寶趴睡來塑造頭型,而趴睡也比較不會讓寶寶的頭睡扁。然而趴睡會提升「嬰兒猝死症候群」的機率,而且寶寶趴睡時,爸媽無法觀察到寶寶的表情與狀況,導致無法及時處理,容易產生意外。

    也因為寶寶前幾個月翻身能力並不好,因此趴睡時寶寶也無法自己翻身來幫助呼吸。因此建議爸媽讓寶寶睡覺時,可以交替左側睡、右側睡、正躺等睡姿,避免寶寶頭型重複壓在同一側,並避免趴睡的姿勢。

 

幫助寶寶顧好頭型的五個安全方法

以下是幫助寶寶顧好頭型、同時又兼顧安全的五個好方法。從中不難發現,寶寶要顧好頭型的關鍵心法,就是要多換方向、避免同一姿勢;爸媽可以透過一些動作的引導,協助寶寶多變換姿勢,最後就能養出好頭型囉!

  • 每 3-4 小時,交換睡姿:讓寶寶平躺、側臥交替睡
  • 有些寶寶習慣朝媽咪的方向睡,因此媽咪可以每天換一邊睡
  • 站在不同方向跟寶寶說話
  • 時常移動玩具幫助寶寶轉動頭部
  • 餵奶時,記得左、右手臂交換抱寶寶

寶寶 3-6 個月的時候,頭都還很軟很容易塑形,這個時期的寶寶「一眠大一吋」,只要在媽咪良好習慣的助力下,寶寶很快就能擁有人人稱羨的漂亮頭型唷!

 

媽咪迎新禮 立即免費領取

推薦內容

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症?鄧惠文醫師教你3招遠離產後憂鬱

如何走出產後憂鬱症?鄧惠文醫師教你3招遠離產後憂鬱

媽媽,妳現在或曾經感到憂鬱嗎?《台灣爸媽育兒大調查》結果顯示,雖有超過8成爸媽同意另一半對於照顧家庭與新生兒是投入的,但仍有55%爸媽曾在照顧新生兒時,感覺孤立無援。本文有請鄧惠文醫師就產後憂鬱提供專家建議,教妳如何遠離產後憂鬱,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父母的育兒事。

找回育兒自主權 餵母乳由媽媽自己決定

找回育兒自主權 餵母乳由媽媽自己決定

要不要給寶寶餵母乳或親餵母乳?一直是個育兒熱議話題。對許多媽媽而言,哺餵母乳不只是甜蜜負荷,代表著媽媽與寶寶最親密的連結,也是一大壓力。本文有請鄧惠文醫師提供專家建議,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父母的育兒事。

寶寶哭鬧原因大解析:飢餓、分離焦慮等哭鬧原因與安撫方法

嬰兒半夜哭鬧好崩潰?鄧惠文醫師建議這樣做找回生活平衡

盼呀盼,寶寶出生的時間終於到來。但就在某天夜裡寶寶突然驚聲哭鬧,打破了夜的寧靜,也從此宣告爸媽睡眠時間不足、不能睡到自然醒的人生即將展開。從寶寶一出生到長大成年,所有爸媽都在一路過關斬將,太多未知與艱難挑戰,不時擊潰爸媽的自信心。

產後憂鬱症會持續多久?認識產後憂鬱症狀、原因,用量表進行自我檢測

產後憂鬱症會持續多久?認識產後憂鬱症狀、原因,用量表進行自我檢測

數據顯示大約有一成的媽媽,會在產後面臨產後憂鬱症。發生產後憂鬱症,代表心理生病了需要治療,因此不需要過於擔心害怕,應該要正確面對產後憂鬱症,並尋求醫生的專業治療。本文會帶你認識產後憂鬱症的原因、症狀,即幫助你使用正確的方式自我檢測產後憂鬱。